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停課和在家工作?突然這樣真的準備好了?

三級警戒(5/28/2021)到現在,也經過了整整兩個星期,國小停課到現在正式邁入第四週。去年這個時候我們還在沾沾自喜地慶祝我們不需要向世界上其他的國家只能待在家裡不能出門,曾幾何時同樣的命運也降臨在這個島上。我自己因為工作的關係累積在家工作的時間已經超過兩年以上。不過情境不同的是之前我在同一個空間裡面要面對的只有我自己,在宣布停課之後,這個空間裡面除了我以外,又多了兩個平常已經習慣和同學大聲嬉鬧和呼吸室外空氣的兩個國小學生。頓時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原本我最焦慮的問題只有工作和生活的邊界轉換問題,現在還要加上兩個小孩的照顧、學校課程,以及面對兩個小孩待在家裏面的不適應;外在的部分又多上對疫情的焦慮、政治人物無腦發言、潑糞、特權和各式各樣的陰謀論和外部勢力嘗試要在台灣製造對立的認知作戰...我懂的,真的很辛苦,真的很辛苦...

根據我兩年來的在家上班經驗,我非常負責任的知道,情緒是需要出口的。可是待在家裏面消化情緒的速度是很慢的,所以呢?一堆人為了要消化情緒改變方法到虛擬的戶外來做抒發情緒的動作,就是用上網做各式的互動來紓解情緒,有的人瘋狂購物、有的人在討論群組裡面大放厥詞。這些方法都是所謂的短期特效藥,你在發洩的當下好像很開心,可是藥效過了以後呢?得到的反噬也相當的明確:買吃的東西就會讓你變胖、買用的東西通常都是堆積如山讓家裡空間變小、上網發言就會變成互撥髒水異溫層之間越罵情緒越緊繃,講的話有道理通常都不會有人看結果導致自己失落。不但得不到紓解反而造成更多的壓力,標準的惡性循環。

我自己現在也在摸索該怎麼辦,這兩個星期下來我累積的自省能力和耐性漸漸的流失。不過我自己在喪失思考能力之前先累積了一些事情,等等接下來一個個做看看慢慢調整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在這個大家都不能出門的狀況下做好調適:

  • 戴上耳機:就算家裡坪數再大,各自的隱私空間還是很重要。我覺得隔間再好也沒有ANC耳機更厲害。不但不會互相干擾也可以創造自己的小空間。
  • 每天到頂樓放電:不動、吃、胖。先前為了在家工作,健身環、啞鈴、跳繩、拳擊什麼東西我都有,但是可以在沒有其他人的頂樓上面開合跳做做伏地挺身看看戶外感受一下大自然還是最快樂的。
  • 限制新聞閱讀時間和範圍:"不要"固定閱讀某個媒體的新聞。永遠不要只相信單一媒體或是同一個陣營的媒體。所有的媒體都是有各自的利益取向的,用Feedly或是RSS Reader訂閱各個異溫層的新聞。然後每天只要花10分鐘不到掃描一下並且只要關注接下來會對自己造成影響的內容,其他的就先當山頂洞人吧。
  • 社群媒體暫時停用:就是這樣,不但大型媒體有各自利益取向,所有的自媒體也都是在做一樣的事情。這段時間不點讚不留言不發言。強迫自己沉澱下來,藥效不強但是至少這招不用花時間也不傷身體。
  • 每天留下時間和自己對話:這個很重要,每天你都在聽人說,或是你一直想要講給別人聽。為什麼不留點時間給自已對自己說呢?我覺得自己和自己對話這個方式意外的有效,你把你自己想說的話留下來對自己說,自己永遠是自己最好的聽眾。
  • 小孩的事情讓小孩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會幫小孩做的家長在這段時間一定最焦慮了,因為看到小孩做事情的樣子感覺好像什麼都做不好。眼睛閉上讓他們自己做,做的不好再陪他們想想看怎麼收拾。家長節省時間,小孩自己學會解決問題,大家都學會怎麼與對方相處。也趁這個機會讓小孩學會獨立自己管好自己的小世界。
  • 所有的家事都要大家一起做:從洗衣服、洗碗、收拾房間和餐桌開始。大家一起動手做,可以累積歸屬感,也可以稍微動一下。不要只有大人做,也不要只有使喚小孩做,要一起做才有感覺。

考驗才正要來臨。我已經在家工作很長一段時間了,面對這次的狀況仍然是手忙腳亂。這些事情我會自己想辦法做到,我相信有辦法可以讓家裡面的氣氛變得更和諧。也可以讓自己的心靈可以不要再受傷下去。過一陣子再回頭來看看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