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簡單談剎車


文章聲明:我是單純公路車派的....因此我只對公路車的C夾有研究,其他的夾器不見得適用我的心得...這點請注意.....

先從輪胎功能講起:前輪的功能是巡跡 後輪的功能是動力 (一定有人會有其他看法..前輪也要控制方向阿..但是基本上..那個是你手的動作,而不是前輪的功能...有點玄吧...但是把範圍定義得很清楚,你就可以發現剎車要怎麼做了),另外從胎紋來看,公路車的目標都是取得足夠的輪胎地面接觸面積,然後全力縮小滾動阻力,因此胎紋一定是以"提供動力"足夠的摩擦力為主,絕對不是以"高摩擦係數"的設計為主,所以也才會有光頭胎的出現。

相信大家都都知道,公路車在用的C夾,剎車力道應該是在三大夾器的類型中算是最薄弱的,主要原因很清楚,公路車的C夾的設計目的是要"控制速度"而不是"停車",當在一台車重只有體重1/8的車上,重心不管怎麼趴都還是很高的狀況下,如果在時速50km/h的狀況下用碟煞急停,我想接下來的畫面大家都知道,肯定是翻車的。而公路車平路時速40km/h以上其實應該算是很常見的速度,在輕量化和剎車適用性的考量下,C夾變成一個不得不用的一個方案。

在第一段我們提到了輪胎的功能,現在我們把輪胎和剎車夾器結合,可以得到什麼結果?
  1. 在高速的狀況下,公路車很難單從單一的夾器(前單或後單)來取得足夠的剎車力道。
  2. 公路車無比強調輕量化的時代,行車的重心很高,只要剎車不當時,犁田的機會會變得相對很大。
  3. 輪胎摩擦力低,在沒有高磨擦的輪胎幫忙之下,在輪胎滑胎(輪框被剎車皮咬死)的情況下,要像其他車種一樣重新取得平衡的難度較高。

從上面三項結果....我們就可以取得一個共通的重點項目:剎車

談到剎車,很多人就會提到剎車線阻..剎車皮..輕量化..廠牌等等的議題,但是很抱歉,就我個人的感想,真正會影響到行車安全的只有一個:就是車手使用剎車的習慣。其他的東西影響的是您車子剎車的力道,還有會不會傷到輪框,或是爽不爽的問題....

我們從排列組合來看,剎車的順序有以下的順序:
  1. 前後剎:我想應該沒有很多人會這樣做,我也不會這樣做(聽說某山港車友之前摔車摔到習慣的時候,就是用這個方法)。
  2. 單前或單後:這個方案是用在平路上輕輕控制速度用的,不過就我的經驗來說,在平路上面輕輕控制速度的時候,拉前煞會比較好用,怎麼說呢?因為有意識的用前輪控制速度,在拉下煞把的時候,整個路感是清晰的,你會很清楚的感覺到目前使用的力道對車子重心位移造成的影響,而且也反應的時間也比較足夠。如果用單後,一方面後輪剎車瞬間的重心位移感受比較不清楚,而且後輪胎壓比較高的狀況下,剎車的效果常常比較不明顯,結果在習慣動作下就會把後輪剎車拉到鎖死的狀態。
  3. 後前剎,根據某G牌腳台車在龍頭上的貼紙,一律是要先煞後輪在煞前輪,這個說法絕對是說得通的,因為這樣就算真的死鎖或是摔車,也不會是很高衝擊力的傷害,我想充其量就是出現特技動作,然後人嚇到一身冷汗吧。不過這個方法我沒有用的理由和第二點講到單後剎的是一樣的,就回去第二點再看看...不過在特定條件下,我大力推薦這個方案:當您是單車新手,或是對目前正在騎的自行車不熟悉的時候,一定要乖乖的聽G牌的指示,先拉後剎車再拉前剎車。
  4. 前後一起:這個是我個人最建議的方案,不但可以取得公路車C夾最大的制動力,而且不會因為單顆輪胎被夾器咬住造成明顯的重心偏移,但是前提就是一定要熟悉正在騎的車以及剎車力道,不然狀況就會落入前單的危險情形。

我自己用的剎車模式...前單平路控制速度....前後一起做剎停的動作。掐指一算,很多前輩也都是講,熟悉之後,剎車的比例是前7後3...我想,應該在新的物理學概念出來之前,這個小小的理論應該是不會有問題的。

1 則留言:

  1. 我喜歡順著感覺走讓肌肉自己記憶煞車的方式

    回覆刪除